国产剧里第一个活明白的大女主,太超前了
有些剧特别适合这种大冷天看,比如说这部 21 年前的老剧——
《金枝欲孽》
作为 90 后记忆中的宫斗剧鼻祖,《金枝欲孽》评分高达 9.0,一播出就拿下了收视冠军。不夸张地讲,后来所有大热的宫斗剧,角色设定都或多或少借鉴了这部剧。直到今天,b 站上的剧情 cut 还有很多人在刷弹幕。
在美得眼花缭乱的女性群像中,我格外想讲一个人:
如妃。
21 年后重温,我狠狠 get 到了如妃的魅力。
——好久没见过这么“有血有肉有点坏”的女人了!
她不恋爱脑,对皇上没啥感情;
她配得感高,天天跟皇后叫板,还要和皇后撞衫;
她目标明确,对那些不值得的人毫不在意。
整个故事从如妃开始,到如妃结束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一开始的如妃甚至算不上主角,是没人演,被挑剩下了,才交给了邓萃雯。
但播出后,如妃摇身一变成了最受欢迎的角色。观众有多喜欢她呢?连邓萃雯去买菜,卖菜的婆婆都会专门把好的留给她。
在后宫这种糟糕的环境中,如妃练就了一套生存法则,不内耗,不认命,不自怜,简直是不爱皇上版甄嬛,头脑聪明版华妃。
有一句很有名的建议,是给面临困境的人的,“Don't argue, just fight(不要争辩,只需反击)”但今天,如妃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回答:
当你身处生活的困境,别忘了,既要argue,也要fight。
01我最喜欢如妃的一个点是:过瘾。
尤其是嘴瘾。豆瓣有个“吵架没发挥好小组”,组员多达 37 万人;与之相对的“吵架发挥好了小组”,只有寥寥 2767 人。
毫无疑问,如妃是后者。
别人在宫里,唯唯诺诺,谨言慎行,如妃在宫里,说怼就怼,绝不内耗。
别人猜她的心思,她不买账;
别人不猜她的心思,她嫌弃人家自作聪明;
别人避而不谈她的缺点,她说对方此地无银;
永寿宫如玥,堪称后宫战神。
当然,我知道有人会说,如妃这么能怼人,还不是因为她地位高吗?
我观察了下,还真不是。她就是纯粹的不爱受气,失宠了照样怼不停。
剧里有口才、会说漂亮话的人不少,但如妃靠的是“够直接”。
和皇后大战三百个回合,回回都是皇后落败。
Round 1:被皇后堵在路上,皇后说她“遭人唾弃”,如妃说皇后像孔雀开屏;
Round 2:皇后说如妃爱演戏,就是咱们华妃常说的,“耍心眼掉眼泪扮笑脸说是非”,如妃说那我可比不上你;
Round 3:皇后嘲讽如妃老了,如妃说你迟早和我一样。
Round 4:皇后指责如妃处处和自己作对,如妃说是,那咋了?
“那又怎样?是娘娘认为如玥不配,还是娘娘你现在害怕了?”
气得皇后连夜愤而加入“吵架没发挥好小组”,并给出一句来自对手的最高评价:
“天生只得一张利嘴。”
02另一个如妃身上特别值得赞美的点是:清醒。
一般的宫斗剧,一上来女主角都是善良懵懂的,要和皇上谈谈恋爱的。
但在《金枝欲孽》,每个人都对环境的残酷有着清晰的认识:
“赢的是因为够心狠手辣,输的也不见得正直不阿。”
“在这里,你根本不可能喜欢什么。”
“从你第一天进宫开始你就应该知道,在这里只会有无休无歇的斗争。”
忙着活都来不及,谁还有心思和皇上处对象啊。
作为 16 岁就进宫的人,如妃就更清醒了。
皇上看到她长了一根白头发就连夜离开,她也没灰心,开始未雨绸缪。
“妃子”对她来说更像一份不能辞职、不能丢弃、不能输掉的工作。
她清楚自己不是来谈恋爱的,是要活下去,既然如此,就不要为没意义的事左右摇摆。
当然会输。《金枝欲孽》里,没有开了金手指的常胜将军。
你或许会看到如妃输,但你绝不会看到如妃认命。
就算身体再不舒服,她时刻拒绝示弱;
失败了也不顾影自怜,只看眼下的处境;
别人问她甘心认输吗,她平静地反驳,不怨天尤人;
“心甘情愿,俯首称臣这些话,从来都不是用来形容我钮祜禄·如玥的。”
当然,她也有软弱的时候,会畅想“如果当初”,畅想很多很多的可能性;
但是,如妃不会活在那些虚无缥缈的“如果”里。
“不过做人的路,既然已选择向前走,又岂能说走回头便回头。”
正因为如妃清楚宫里的生存规则,她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的处境。
对跟在身边的小太监,在自己失宠后叛变,她谅解:
对夹在上司中间左右为难的太医,她谅解:
对那些因为想早点出头,贿赂画师把自己画漂亮点的秀女,她也谅解:
面对被整个后宫嗤之以鼻的私通者的尸体,只有她越过大火,越过那些吃人的规则,看见了这对有情人。
“是恶心,还是应该为有情人能够同生共死而开心?”
甚至她比所有人都更懂自己的情敌安茜。
安茜因为奶奶被皇后害了,想拼掉自己的命报仇,所有人都拦着她,太难了,一个宫女怎么可能扳倒皇后呢?
除了如妃:
其实如妃有充分的理由捂起耳朵,紧闭双眼,不共情,不谅解。
她不是生下来就强,她自己也被很多人伤害。很多时候,反击只是一种自保。
但她依旧不是,也没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。
她拒绝完完全全地被环境吞掉。她要为自己保留一点点善良的缝隙。
04饰演如妃的邓萃雯在一次采访中说:
“《金枝欲孽》其实是每一个女的,都希望离开宫廷,而不是希望谁能待得太久就是胜利,是我们谁能离开才是最好。”
如妃想离开吗?当然想,但是很难。
在最后一集,乱民攻入宫中,所有人都在大雪中逃命。如妃却选择了放弃。
她知道出宫后,感情的纠葛依然存在;
她更清楚,自己在有毒的环境里已经太久太久了,或许早就被打磨掉自由的羽翼;
是的,清醒意味着痛苦。但她不要在痛苦中伤缅,她甘愿留在宫中,争取时间让他人走得更远。
她要做成全他人自由的那个人。
所以,即便 21 年过去,我们依旧无法忘掉这部戏的大结局——福雅自尽借丧事之名为尔淳提供一个出逃的机会;尔淳愿意在生死关头,拉着情敌玉莹一起逃走;安茜身中一箭,却不愿意说因为怕拖慢大家的脚步......
她们选择自我舍弃,相互成全。
所以最后,与其说这是一场出逃,不如说是一场接力,一场自由的接力。
她们努力过,争取过,尝试过,并亲手将那扇自由的大门推开了一点点缝隙。
只要有一个人获得自由,就是我也获得自由。
只要有人赢,她们就不算输。
“如今只能靠你,去偿我们这个海阔天空的心愿。珍重。”
偶尔我也会想,如妃留在宫里之后的故事。
或许她会陷入一个新的轮回,继续争,也继续斗,会输,也会赢,但她绝不会后悔,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。
“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可以改写,我们可以做的只有看将来,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路。”
她会带着那个关于海阔天空的梦,活到最后。
在去年《金枝欲孽》开播20年时,饰演如妃的演员邓萃雯写下对这部剧的希冀:
“(希望)能鼓励现今女性,不需活在别人的期许中,要活出自己茁壮有价值的人生。”
来源:新世相